如果说零秒思考卡片是帮我们快速捕捉想法的容器,日课卡片则更像帮我们校准目标的轨道。在介绍如何写日课卡片前,我想先以曾国藩的日课系统为例,来界定它的概念和价值,以期与你达成共识。
一、日课是什么日课,如字面意思,即「每日的功课」。而功课在这里,指的是以改变旧习气为目标的,按照固定程序的,持续进行的动作。或者说,日课是一种修行方式。
因为曾国藩的日记太过有名,很多时候,人们将日课等同于日记(包括我在内)。可深入了解一下会发现并非如此。
我们先看看曾国藩著名的「日课十二条」:
可见曾的日课涵盖较多,大体为三类:
1. 修身养性类:主敬、静坐、谨言、养气
2. 事业学习类:读书不二、读史、日知其所亡、月无忘之能、作字
3. 生活习惯类:早起、保身、夜不出门
再看一篇他的日记:
其日记是以时间线为主轴,记事为主,并备注相关感悟。通读下来,日记与「十二条」也并不能一一对应。由此可见,日课所涵盖的范围要远大于日记。
日课像一个坐标系统,从各个维度来衡量定位「我」的状态,起到抑制本我的负面冲动,以及向更高标准的「超我」靠近的作用。当我们将自己置身于日课系统当中,便有了摆脱混沌的可能。
而日记则更像是一套简化的日志系统,通过时间线来对「事」进行觉知和省察。但这条时间线也并非简单的流水帐,有其疏密所在,平常之事或简或略,不及之处则痛下笔墨。
让我们大胆猜测一下曾文正公的日课流程:
每日早起,正襟危坐于案前,一边在脑中重演昨日之事,像捻珠一般,一件件一桩桩地与「十二条」对照,一边如实书写自己的体悟教训。日记写罢,再默念一遍默念日课规训,谨记于心,开始新的一天。
如此日日精进不怠,再平庸的人,也能逐渐靠近自己理想中的「完人」。
二、为什么建议你做日课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。
——苏格拉底
读到这里,想必无需多言,你也看到了日课的价值:一个能够帮助你省察自我,改掉旧习,逐步提升的修行方式。
日课系统很简洁,就是建立你的修身规则,然后每日刻意觉察自己的行为,定期记录评价即可。心中有尺,手中有笔,此外无需他物,简单易行。
如果你自问尚未达成自己理想中的状态,与其痛苦迷茫,不妨尝试修炼日课,它会给你带来以下好处:
1. 调节情绪。每日完成功课,书写日记,能帮你及时觉察情绪,并通过记录来完成疏导,排解压力。别看曾国藩在日记里骂自己特别狠,“禽兽”“可丑”等都用上了,但自我批判也是一种抽离过程。当能批判「我」的时候,情绪便是能被看见的。被看见的情绪就像见了光的鬼,再也无法控制我们。
2. 提升掌控感。通过每天固定的时间完成固定的任务,让你的时间精力分配更加条理有序,这种节奏感能有效增加对自我的掌控力。人总是本能地对未知产生恐惧,日课能帮我们形成稳定的routine,减少未知的空间。
3. 逐步达成目标。日课本身便是建立在目标之上,每日修炼功课,便是每日向目标靠近。在日课系统的循环中,我们可以及时得到反馈加以改进,积累进步。同时在一次次为任务努力的过程,也能逐渐增强意志力和专注力,培养出良好的习惯,来帮助我们实现长期目标。
三、如何做日课这里仍以曾国藩为例,来说明如何建立我理解中的「日课系统」。
首先是【立志】。
日课是建立在清晰的目标之上,这个目标就是你的「志」。曾国藩提倡立大志,他三十岁后,立志做个“完人”。什么是完人?
“君子之立志也,有民胞物与之量,有内圣外王之业,而后不忝于父母之生,不愧为天地之完人。”
——曾国藩
也许你我皆是普通人,没有成圣之心,但我们依然可以效仿文正公,想想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,做成什么样的事,来制定一个愿景。
坏了,说起愿景,有点OKR的味道,班味出来了。
其次是【定规】。
当你反复问心,找到了自己的志向和目标,接下来要做的便是拆解实现它的路径。你所拆解出来的项,便是你未来要长期修炼的功课。
再说回曾公的「十二条」,从修身养性,到业务精进,再到生活习惯,不可谓不全面。正是这多方面的自我要求,才让他逐渐接近自己理想中的「完人」。
如果你一时半会还想不清楚自己要修炼的功课,不妨效仿先贤的三个维度入手。这其中生活习惯是比较好确定 的,先定下三四条,剩下的时常思考,逐渐补齐。
但有个前提,定下了就要认真对待,持之以恒。在这方面曾公也是逐渐修炼进步的。
后面,他的师友告诉他,要把日课当做头等大事来对待,心存「诚敬」,方能从「无恒」到「有恒」。
既然曾公已经替咱们总结过经验教训,咱就站在巨人肩膀上,提前预防,做好诚敬有恒吧!
最后是【复盘】。
曾国藩采用日记的方式来做复盘,我们也可以借鉴。写复盘时,文正公采用「时间点+事件+评价」的方式完成。一般从早到晚皆有记载,需要计量的数字也会注上,重点事件则会附上反思过程。
这是一种「研几」的状态,通过刻意记录来提升自己对细节和情绪的觉知力,逐渐从「刻意而觉」做到「念后而觉」,再到「念起而觉」,最终达到「念未起而觉」的境界。
需要注意的是,即便是这样事无巨细的「研几」,曾国藩的日记篇幅也不过一两百字。尽量降低行动成本,我想这也是他能长期坚持的一个原因吧。
此外,要适时借助外部的力量,将你的日记反思,分享给可靠的人,请他们监督指点,形成「师友夹持」的效果,从而更快提升自己。
小结一下:
日课系统如OKR系统一般,是自上而下从愿景-目标-关键指标逐级建立,再通过每日的践行和复盘来不断向理想靠近的行动系统。而在运行日课系统时,要时刻保持「诚敬」「有恒」「研几」的态度。
四、如何使用卡片辅助日课在做日课时,有卡片的用武之地么?答案是肯定的。
前面说过,对待日课要有诚敬之心,把它当作头等大事来对待。这份诚敬,需要仪式感。
而在电子产品当道的现在,使用纸笔卡片本身便有着浓浓的仪式感。
1. 每天醒来,洗漱干净,穿戴整齐,神清气爽坐在桌前,将卡片摊开,恭恭敬敬一笔一划默写下你的「日课x条」,认真想象今天的功课。写毕最好念诵一遍。然后将这张卡片夹在显眼的地方,时刻提醒自己。
日课条规当每日抄写,牢记于心。
2.然后,便根据前日记录的内容信息,回忆整理日课。需哪些信息呢?
一个是时间记录卡片,上面有你昨日的时间节点+时间记录。
一个是前日省察的零秒思考卡片,可能会有若干张。
根据这些素材卡片,在日课卡片上提炼记录。以日课条规对应的事件为重点,其余精简。将有意义的思考卡片归纳为短句,放在对应的时间事件后面。
在整理抄写的过程中,或有新的感悟出现,也及时补充记录。此外务必沉下心,工整书写,不要求快。
3. 至此,早上的日课仪式便结束了,让我们清醒地体悟崭新的一天。在接下来时间里,努力完成功课,及时记录感想,给时间打点,为明日的日课复盘做好准备。
周而复始。
小结一下,在做日课时,我们会涉及4种卡片:
条规卡片:每日条规抄写
时间卡片:时间打点
思考卡片:省察记录
日课卡片:日课复盘
当然,我们也可以借助一些工具来辅助完成日课。例如可以用清单软件,将日课设置为检视清单,随时随地提醒自己;例如使用时间记录软件,更好地感知时间,形成清晰的时间线;例如使用墨问便签,在不方便的时候进行感想的记录(AI语音值得一试)。
总之,不管怎么搭配,只要能帮助你更好地完成「研几」「省察」的任务,都可将其纳入你的日课系统,形成适合你的节奏与风格。唯一不可忘的是:
把它当作你每天的头等大事去对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