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敬济还给冯金宝买了个丫鬟重喜儿伺候她,西门大姐就被轰到耳房里住,没人理了。
这些都是陈敬济去找孟玉楼之前发生的事情,他侥幸被无罪释放,连滚带爬地回到家里。他那个帮闲杨大郎,拐了他一批货物就人间蒸发了,到家里找,家里说没回来。结果到了家里,冯金宝和西门大姐发生冲突了。西门大姐告诉陈敬济:“冯金宝把家里的银子都给她的鸨儿娘了。而且那个老鸨子见天儿往咱家来,两个人打酒买肉,就在屋里吃喝。冯金宝什么事儿都不管,活儿都得我们干,这有点不像话了。”冯金宝说:“你那个西门大姐整天横草不拿,竖草不握,还偷米换烧饼吃。又把煮的腌肉偷拿到房里,和丫头元宵儿一块儿吃。”
正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,这种事情也很难掰扯得清楚,如果是西门庆处理,那就是和稀泥,一边是自己大老婆,一边是自己的宠妾,应该说量级差不多,西门庆就会维持一个平衡。陈敬济不是,明显的就站在自己小妾一边,直接就骂西门大姐:“贼不是才料的淫妇,你害馋痨谗痞了,偷米出去换烧饼吃,又和丫头合伙儿偷肉吃。”打了元宵儿一顿,西门大姐也挨了几脚。
从这儿就看出来了,陈敬济处理事情的标准就是完全用下半身思考,他喜欢谁,谁的分量就重,他就不加掩饰地偏袒这个人。这样的处理方法,这家里要能安定团结那就见了鬼了。没办法,陈少爷的脑子想不了太多的。
果然,西门大姐挨了打,那不能善罢甘休,毕竟自己是正妻,但是她也不敢对着陈敬济发火,只能把矛头指向冯金宝:“好养汉的淫妇!你偷东西给你鸨子,反倒说我偷米偷肉,犯夜的倒拿住巡更的了,教汉子踢我。我和你这淫妇拼了罢!”俩人这就撕巴起来了。
西门大姐的意思,毕竟我是正妻,地位比那个冯金宝高太多,我急了,你陈敬济怎么也得琢磨琢磨,容让一步吧。事实证明,她还是高估了陈敬济的思维能力。陈少爷二话不说,一把揪住大姐的头发,拳打脚踢,按照书里的描写,还用了肘击的动作,人的胳膊肘是很坚硬的,打得大姐口鼻窜血,昏死过去。陈少爷呢,不管了,你就躺这儿吧,什么时候缓醒过来,自己回屋就完了,自己搂着冯金宝回屋里睡去了。大姐醒过来,那怎么办?只能哭,陈敬济当然是不理会。到了半夜,西门大姐找了条绳子,直接上吊死了。
可能有人觉得西门大姐心里有点脆弱,自寻短见。其实她这个行为太能理解了,因为她完全看不到希望,她不可能离开陈家,没有这个能力。而在陈家住着,他只能过这种不被当人看的生活,而且这种生活是没头儿的,看不到任何改变的可能性,关键还没人能帮她。所有的希望都破灭,她不死等什么。当然,真有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坚韧地活下来,盼到苦尽甘来的那一天,但这样心理强大的人是少数,大部分人没那么坚强,也可以理解。所以我说西门大姐是最惨的,完全是被别人推着走到这一步的,她自己不能做任何选择。
您看西门大姐像《红楼梦》里的谁?可能您也想到了,迎春。这两个人真是太像了。西门大姐比迎春也就稍微刚强一点儿,最后还能爆发一次,但两个人没有本质上的区别。其实曹雪芹先生没有写到迎春的结局,在他的计划里,会不会也写迎春最后上吊自杀呢?也难说。
陈敬济打算好歹把西门大姐埋了就算完了,没想到被他赶出铺子的那个家人陈定跑吴月娘那边送信儿去了。这就是上一段说的,把吴月娘这个兔子也惹急了。要说吴月娘跟西门大姐可能没什么感情,但是事情就怕累加,被骑脖子拉屎时间太长了,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有了导火索,书里也说“正是冰厚三尺,不是一日之寒”。关键是这个完全是吴月娘这边占理,虽然男尊女卑,但是依当时的法律,丈夫殴打妻子致死,也是犯法的。所以吴月娘胆儿也壮了,率领七八个家人小厮、丫鬟媳妇什么的,就打上门来。把陈敬济又臭揍一顿,冯金宝躲在床底下,也给拽出来,打了个臭死。
吴月娘她哥哥脑子好使,跟自己妹妹说:“你还不趁这个机会上衙门告他一状,回头这事儿过去,哪天他过不下去,又来讹钱来了。赶紧打官司,跟他断了关系,绝了后患。”吴月娘并不傻,立刻告到县衙门。县官提审陈敬济和冯金宝,仵作一验尸。这个没什么争议,证据确凿。陈敬济前后被打了三十板子,冯金宝先被拶了一拶,敲一百敲。然后又被扒了裤子,打了十板子。这属于对女犯人特别的羞辱,不过干冯金宝这行的无所谓了。最后知县判的是陈敬济殴打妻子致死,绞罪,冯金宝还回妓院,干老本行,本来已经赎身成为平民百姓了,这下一夜回到解放前。
陈敬济傻眼了,不过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话他还知道,赶紧让陈定,在家里,铺子里划拉划拉,凑了一百两银子,送给知县。知县得人钱财,与人消灾,把案卷改成逼令身死,系杂犯,准徒五年,运灰赎罪。就是五年有期徒刑,服苦役。后来陈敬济直接交赎罪银子,连徒刑都免了。吴月娘不服,要上诉,知县跟她说:“你女儿脖子上有绳子的痕迹,属于自杀,不是打死的,所以不能判死刑。”其实按照现在的法律,也不应该是死刑。不过知县为了安抚吴月娘,让陈敬济立字据,再也不去吴月娘家里骚扰。吴月娘要的其实也就是这个,也就认可了。
陈敬济这个官司打得,给知县银子,牢里上上下下的花销,再加上赎罪银子,虽然命保住了,但是钱都干净了,房子铺子都没了,冯金宝也没了。这位大少爷这回叫一贫如洗了,不过他倒不是照着下坡路一直走下去,中间还经历了沉浮,这个过程后面再说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