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来源:江海晚报】
进入秋季,天气转凉且空气干燥,中医门诊中主诉口鼻干燥、干咳、咽喉肿痛、皮肤干涩等症状的患者增多,这些症状多因“燥邪”侵体所致,此时秋梨是一种非常适宜的食物。秋梨自古有“百果之宗”的美誉,在秋季食用对身体有诸多益处。
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、主任中医师郭爱松介绍,中医认为梨性寒,味甘、微酸,入肺、胃经,对热病津伤烦渴、燥热咳嗽、痰热惊狂、肠燥便秘等疾患有较好疗效。秋季吃梨好处多多,具体如下:
清热润燥。梨性凉多汁,秋季干燥时,人们常感皮肤瘙痒、口鼻干燥,吃梨可有效缓解这些不适。
降低感冒概率。秋天昼夜温差大易感冒,吃梨有助于预防感冒发生。
润肺止咳。秋季气候干燥伤津易引起燥咳,秋梨味甘酸而平,有润肺清燥、止咳化痰、养血生肌之效,对喉咙干燥、瘙痒、疼痛、音哑、痰稠等症均有良效。
护心降压。梨富含B族维生素,能保护心脏、减轻疲劳、增强心肌活力,还有辅助降压功效。
通便减肥。梨中的膳食纤维可刺激肠道蠕动,排出体内有害物质,降低胆固醇吸收量,有通便、减脂功效。
预防骨质疏松。高胆固醇是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之一,梨籽中的木质素是一种不可溶纤维,能在肠道中溶解形成类似胶质薄膜,与胆固醇结合并排出体外。
然而,梨并非适合所有人。因其性寒,阳虚、寒湿者不宜多吃,经常腹泻便溏、手脚冰凉者应少吃;梨糖分高,糖尿病人需少吃;梨有利尿作用,尿频患者尤其是夜尿频者睡前不宜吃梨,以免影响睡眠。
梨的食用方式不同,功效也有所区别。生吃梨能最大限度保留营养成分,如维生素C、膳食纤维、矿物质等,有清热解毒、润肺止咳、促进消化、缓解便秘等功效,可辅助治疗感冒、咳嗽等疾病;炖秋梨是将梨切块,加水和冰糖炖煮至软烂,有滋阴润肺、止咳化痰作用,对慢性咳嗽、哮喘等疾病有一定帮助。针对不同部位的燥证,还有炖梨妙招,如燥在“咽喉”嗓子干,可用梨+陈皮;燥在“鼻”鼻出血,用百合+雪梨;燥在“眼”眼干眼涩,用菊花+雪梨;燥在“全身”,则用雪梨+银耳。
总之,秋季适量食用梨对身体有益,但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食用方式和量,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。
益轩 朱颖亮
声明: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。邮箱地址:jpbl@jp.jiupainews.com